劳动关系调解仲裁程序是什么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18-02-11

  劳动关系是目前经济市场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债权债务关系,就司法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需要仲裁机构出面进行调解的情形是较为常见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仲裁机构在从事调解活动时,需要遵守劳动关系调解仲裁程序的规定。

  一、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当事人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

  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法律规定和仲裁实践经验,仲裁调解大致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开始阶段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应在查明案情、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无论是仲裁委员会依职权主动进行调解或当事人主动提出调解,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均同意调解才能进行调解,否则,仲裁委员会不能强行调解。在开始阶段,仲裁委员会应做好下述准备工作:

  (1)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摸准争议焦点,分析和研究当事人的心理状况。根据调查、分析和研究所得情况,可拟定调解预案。

  (2)根据案件需要和方便当事人的原则,选择调解地、确定调解时间。调解地点,可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也可以当事人单位。

  (3) 将调解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及有关组织和个人。有关组织和个人带有选择性,一般包括企业主管部门,企业劳资部门、工会组织,以及当事人的亲友,以便让他们协助进行调解。

  2、进行阶段

  在上述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进行调解。调解既可由仲裁员一人主持,也可由仲裁庭主持。一般遵守以下程序:

  (1)向当事人宣讲国家的劳动法规和政策。

  (2)向当事人说明调解的好处和意义,进行疏导工作。

  (3)提供适用法规,明确各方应负的责任或承担的义务。

  (4)提出本案的调解意见,以供当事人参考或选择。

  (5)组织双方当事人就调解意见进行协商。在协商中,允许当事人提出不同意见,允许当事人就有关问题开展辩论。

  (6)宣布调解结果:调解不成或调解达成协议的具体内容。

  3、结束阶段

  调解结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虽然达成协议,但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均意味着调解结束,仲裁委员会应及时以裁决的方式结案 。二是当事人经过民主协商,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对经过协商达成调解协议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制作仲裁调解书。调解书要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并由主持调解的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署名或盖章。从而完全结束调解程序。

  根据以上劳动关系调解仲裁程序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职员在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后,需要在两个月内向仲裁机构提出得到司法救济的请求,若在一年内都未提出,相关当事人是会失去胜诉权的,对于逾期提出仲裁请求的,仲裁机构是有权不受理的。


上一篇:竞业限制范围有哪些

下一篇:认定劳动关系的标准有哪些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